
封面书影
内容简介
本書共23卷,其書發揚家學之風,篤守古學,其言并有依據,力矯空疏説經之弊。本書内容以荀爽、虞翻爲主,而參以鄭玄、宋咸、干寶諸家之説,自爲注而疏之。本書一切唯漢易是從,不敢有所立異與創新。雖然本書爲未完之書,然漢儒之學在斷絶一千五百餘年後,因此書得以復明。此書在《易》的研究上有很大功勞。此本點校以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本爲底本,用《皇清經解》本參校,引文均用引號標出,眉目清楚,十分實用。
尊敬的用户: 您好!《中华经典古籍库》自2014年上线以来,凭借其丰富、专业的资源与服务,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,同时不断倾听并吸纳来自专业用户的宝贵建议。为全面提升用户体验,值此古联(北京)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,《中华经典古籍库》将推出全新升级版本! 1. 新版《中华经典古籍库》将于2025年3月5日正式上线,现有旧版服务将持续保留至2025年4月30日。 2. 用户账号体系将沿用“籍合网”系统,旧版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的权限可无缝迁移至新版,有效期限保持不变。自2025年3月5日起,用户可直接登录新版,享用全新服务。 3. 对于个人用户,2025年2月25日(含)前在旧版《中华经典古籍库》中保存的收藏、笔记、修订等个性化记录将同步迁移至新版,后续旧版将不再支持相关记录更新。个人用户的阅读历史和检索记录暂无法迁移,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,我们深感歉意! 如您在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,欢迎电话垂询:010-63459769,010-63498401 转612。
封面书影
本書共23卷,其書發揚家學之風,篤守古學,其言并有依據,力矯空疏説經之弊。本書内容以荀爽、虞翻爲主,而參以鄭玄、宋咸、干寶諸家之説,自爲注而疏之。本書一切唯漢易是從,不敢有所立異與創新。雖然本書爲未完之書,然漢儒之學在斷絶一千五百餘年後,因此書得以復明。此書在《易》的研究上有很大功勞。此本點校以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本爲底本,用《皇清經解》本參校,引文均用引號標出,眉目清楚,十分實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