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封面书影
内容简介
本書共32卷。《詩經》是群經中産生時代較早的一部作品,文字多古音古義。作者發揮了清代學者擅長音韻學、文字學、訓詁學和名物考證的優勢,運用了依聲求義的方法來校勘、解釋文字。他廣徵博引,觸類旁通,“以古音古義證其訛互,以雙聲疊韻别其通借”,糾正了清以前許多學者望文生義、牽强附會的解釋,比較準確地解釋了字義和語法,使一些疑難問題得到解决。本書以廣雅書局本爲底本,以《皇清經解續編》本爲校本,并參考數本及前人校説,擇善而從。
尊敬的用户: 您好!《中华经典古籍库》自2014年上线以来,凭借其丰富、专业的资源与服务,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,同时不断倾听并吸纳来自专业用户的宝贵建议。为全面提升用户体验,值此古联(北京)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,《中华经典古籍库》将推出全新升级版本! 1. 新版《中华经典古籍库》将于2025年3月5日正式上线,现有旧版服务将持续保留至2025年4月30日。 2. 用户账号体系将沿用“籍合网”系统,旧版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的权限可无缝迁移至新版,有效期限保持不变。自2025年3月5日起,用户可直接登录新版,享用全新服务。 3. 对于个人用户,2025年2月25日(含)前在旧版《中华经典古籍库》中保存的收藏、笔记、修订等个性化记录将同步迁移至新版,后续旧版将不再支持相关记录更新。个人用户的阅读历史和检索记录暂无法迁移,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,我们深感歉意! 如您在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,欢迎电话垂询:010-63459769,010-63498401 转612。
封面书影
本書共32卷。《詩經》是群經中産生時代較早的一部作品,文字多古音古義。作者發揮了清代學者擅長音韻學、文字學、訓詁學和名物考證的優勢,運用了依聲求義的方法來校勘、解釋文字。他廣徵博引,觸類旁通,“以古音古義證其訛互,以雙聲疊韻别其通借”,糾正了清以前許多學者望文生義、牽强附會的解釋,比較準確地解釋了字義和語法,使一些疑難問題得到解决。本書以廣雅書局本爲底本,以《皇清經解續編》本爲校本,并參考數本及前人校説,擇善而從。